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黑色手札 > 手枪

手枪

弹药,和武装到牙齿的美韩联军血战数年。虽然一度打的美军狼狈溃败,但是因为火力的差异和空军的几乎全无,志愿军遭受的相当大的伤亡。其中就弹药一项,就有日式,苏式,美式,国式等四五个国家的各种弹药,造成后勤方面严重的困难。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有百分之四十的弹药缺口只能通过战前缴获获得,白白牺牲了很多的生命。这些更推动中国武器自产化的发展。

从1950年到1955年,由于底子薄,中国同时采取进口和仿制2种方式。5年内从苏联共进口和接受枪械90万支和大量的弹药。

在此同时,中国大陆方面开始逐步仿制苏联的军用武器。其中就包括苏联二战期间的制式手枪。

1951年,随着前一年中苏条约的签订。中国丶军工系统就开始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仿造苏制托卡列夫军用手枪。主要是苏联方面提供全部图纸和提供流水线的全部机床,同时培养一批技术骨干。该枪基本就是托卡列夫手枪的简单仿制,没有任何中国自己创新,所以并不能称得上是中国自产的武器,只能算是中国组装。中国方面取名为51式手枪。

苏联托卡列夫式手枪是一款很有特色的武器,该枪发射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全长196毫米,空枪重0.85千克,枪管长116毫米,初速420米/秒,使用8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50米。它的威力很大,穿透力很强,而且生产成本很低,是一款很实用的武器。

它是由苏联枪械设计师托卡列夫在1930年设计的,是苏军装备的第一支自动装填手枪。托卡列夫参战了残酷的苏德战争,部队对其威力和可靠性的总体评价还是不错的。

不过客观来说,苏联军队装备大量的冲锋枪(超过500万支),手枪在实战中使用的情况很少,主要是少数坦克手,飞行员和军官在极端情况下自卫使用。所以托卡列夫实战中的成绩自然很一般。

托卡列夫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类似勃朗宁手枪结构。它的枪管下方有一个铰链环,挂机柄销插在环中。射击后,枪管和套筒首先一起后坐一段自由行程,然后枪管下的铰链环绕挂机柄销向后转动,迫使枪管下移,使枪管上的闭锁突笋脱离套筒上的凹槽。此时枪管和套筒分离,完成开锁。当套筒推枪管复进簧时,枪管下的铰链环又绕挂机柄稍向前转动,使枪管上抬,闭锁突笋进入套筒座凹槽,实现闭锁。

它的结构紧凑,该枪在吸收勃朗宁手枪优基础上,创新了一套近似模块化的内部设计,包括击锤、阻铁、击锤簧、阻铁费等,使枪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托卡列夫的威力在当时来说,是世界一流的。它的7.62毫米手枪弹是世界上同口径枪弹中威力最大的枪弹,射弹威力大是该枪所以被众多国家仿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51式手枪很快装备部队,并且参加了朝鲜战争。但是中国方面对其反应比较一般,部分士兵和军官认为它就作战性能还不如盒子炮。但是作为自卫武器也足够了,况且它还有体积小,重量轻,威力大的优。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战争的停止让中国方面可以重新完整的实现自己的计划。由于朝鲜战争中国的参战,苏联已经确定中国是他的盟友,随即开始和中国的全面军事合作。

1953年,苏联专家根据中苏两国的协议大量进入中国,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军事方面专家。

中国专家和苏联专家详细研究了朝鲜战争中51式手枪的暴露出来的缺进行了改进,同时还考虑了中国士兵的自身特。比如改进了枪托的大小,适应中国士兵较小的手型。

1954年,手枪正式定型并且大量生产装备部队,取名为54式手枪。该枪是中国建国以后正式装备部队的第一款制式武器。

54式手枪装备部队以后,参加了中印边界战争和中越边界战争。总体来说,54式手枪还是能够满足这些恶劣环境下的作战需要。它的射程不错,穿透力强,威力大(54手枪发射的51式7.62mm钢芯弹头最大飞行距离1630米,初速高达420米/秒。在25米距离上能射穿3毫米厚的钢板、10厘米厚的木板、6厘米厚的砖墙、35厘米厚的土层),在50米内的距离上能够适应战斗中自卫武器的需要,属于大威力军用手枪,敌人士兵中54式一二枪就足以丧命。能够满足军事实战需要,是54式能够在军方使用长达50年的最大原因,当然价格低廉和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也是重要的原因。1987年54式手枪出厂时的号码已高达35,000,000,足可见其在中国的盛行。

54式手枪的结构简单又结实,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不容易因为一二次磕碰而损坏!

虽然不容易损坏,但是实战中54式仍然存在相当数量的卡壳现象,这也是它的一直问题很难更改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代战争中,手枪使用的机会少之又少。最基层的中国丶军官一般不使用手枪,而是普遍背一支AK47。因为实战中,冲锋枪虽然比较重,但是基层军官身体素质一般不比普通战士差,能够负担的了。而且冲锋枪的作战能力比手枪强十倍也不止,危险的战场上基层军官宁可自己多一些安全的保障。至于手枪,基层军官一般不怎么在乎,他们认为反正战争中又会士兵的减员,到时候拿冲锋枪就行了。高山下的花环里面,连长梁三喜和指导员一人拿一挺轻机枪,一人拿一把冲锋枪。

一般营长以上的军官,还是用手枪的。但是这些人能够开枪的机会就很少了。

不过,客观来说:54式仿制的苏联托卡列夫手枪早在几十年前就被苏联军方淘汰了。该枪的水平大约保持在二战中的一流水平(还并非一流,中印战争后解丶放丶军反映54式手枪,除可靠性、侵彻力好些外,其他性能都不及勃朗宁手枪)。一款武器用了50年,经历了数次军事科技的重大变革,它的淘汰是必然的。

一九五四式7.62毫米手枪。54式7.62毫米手枪是我国仿制前苏联TT1930/1933式手枪的产品,于1954年定型,所以命名为五四手枪.至今仍装备部队,是我国生产和装备量最大的手枪。54式手枪的自动方式采用枪管短后座式,闭锁方式采用枪管摆动式,保险装置为击锤保险,该枪还设有空仓挂机机构。简介:本文转载于军械工程学院编辑出版的《枪械教材》,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