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城镇在阿富汗,但是他没有逃走,也没想过回家。他已经没有家了,这座城镇,那套面积不大、非常简陋的楼房就是他的家。
四年后,也就是阿布哈辛十八岁那年,远房叔父再次带他远行。
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去了很多地方,包括阿布哈辛少年时向往的大城市,遇到了很多与他们有相同宗教信仰的朋友,学到了很多在后来派上用场的本领,包括让阿布哈辛受益匪浅的十几种语言。
二十二岁那年,阿布哈辛首次去了麦加。
在这里,他接触到很多激进思想,完成了人生蜕变,对对真主的旨意有了更加彻底的了解。
也就在这一年,远房叔父永远离开了他。
半年后,阿布哈辛回到中国,通过袭击中国边防军营地,炸死炸伤上百名中**人,证明了他对真主的信仰。
当时,他就在不远处。
看到爆炸后腾起的硝烟,从废墟里抬出来的尸体,阿布哈辛觉得,他已经成为得到真主庇护的战士。
从这一刻开始,他获得了最坚定的信仰。
听到山坡下传来的脚步声,阿布哈辛暂停了祷告。
走来的那人戴着头罩,面部是一块黑色纱巾。在伊斯兰国家,只有成年女性在出门时需要遮住面容。
“收到消息了?”阿布哈辛说的是汉语。
小时候打下的语言基础,让阿布哈辛能在中国的城市里自由进出,只会被当成来自西北的少数民族商贩。
“刚刚收到,货物已经安全了。”确实是一个女人,而且说的也是汉语。
“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天亮之前。”
“真主会保佑你。”
“真主会保佑我们所有人。”
阿布哈辛了头,没再理会那个女人,继续向真主祷告。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幕即将到来。
最后一缕霞光退去的时候,阿布哈辛已经回到岩洞里面。虽然已到夏天,但是高原的夜晚非常寒冷,昼夜温差超过二十摄氏度。
阿布哈辛并不知道,五过五分左右,有一颗侦察卫星到达山谷上空。在接下来的十五分钟内,拍下了上万张照片。改变轨道后,这颗卫星又在七四十分与十十五分,两次从山谷上方掠过。
此外,这颗侦察卫星的轨道比其他侦察卫星的稍微高一些,轨道角度更大一些,在山谷上方拍摄区域内的滞留时间延长了十五分钟,即在阿布哈辛从岩石下走出来的时候,侦察卫星依然在山谷上方。
分三次拍下的照片,均在十五分钟内传送到了地面遥控站。
经过情报分析员逐一甄别,画面最全面与最清晰的上百张照片,依次送到了杨怀烈的办公桌上。
有几张照片是阿布哈辛的个人特写。
虽然分辨率没有达到能够辨认出相貌的程度,但是营地的布局、恐怖份子的活动规律全都拍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