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我出身赵郡李氏,他出身陇西李氏,本无甚亲缘关系,所以我摇摇头,然天下李姓皆出一家,所以我又摇摇头。”
杨琦一愣,想了想其中细节,这才头。原来,这李全出身赵郡李氏嫡系,是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的嫡系子孙,而李渊出身陇西李氏,追其远祖,是秦陇西郡太守李崇,从辈分上说,还是李牧的亲叔叔,但毕竟那是七八百年前的事情了,一代代子孙繁衍,这亲缘血脉只会越来越希,再加上两房一个远在西疆,一个世居中原,陇西李氏又多与番邦贵族和亲,这血脉中有着一大半的外族之血,而赵郡李氏以汉家士族之清名,凡婚配者,皆中原汉姓豪族,这却是天壤之别。或许多少也有些血脉上的关系,陇西李氏多能征善战的名将,而赵郡李氏则过治国安邦的名臣。
李全笑了笑,又道:“其实说到这阀门的分至,其中故事确是很多的。当今圣上虽自称是弘农杨氏长房嫡出,然天下汉臣却多论以非议,你可知道这是为何?”
杨琦心想,怎么说我也算是姓杨的,这还是知道的。虽说论及皇家私事,是件大罪,但此时家中并无旁人,杨琦也可畅所欲言。杨琦想了想,道:“回姑父,先皇(隋文帝杨坚)当年南渡长江平定陈朝之后,曾颁旨自称是弘农杨氏长房嫡出,但身为杨家人,小侄也曾在家中的族谱中得知,我杨氏自先祖‘关西孔子’杨震传家以来,以震公四子分四房,然长房却早已于五胡之乱中被北夷屠杀殆尽。杨玄感出身正统的杨家第四房,所以他造反之时,很多门阀大族纷纷响应。陛下虽不曾名言,但他心中是知道的,他身上浓重的番邦血脉是他失去人心的最大弊政所在,独孤皇后是纯正的北魏贵族。”
李全头,赞许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看事情竟也如此透彻。你那表哥若有你一半的眼力,也就无需我跟你姑妈心了。”杨琦心想这是我这个穿越者的天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其实隋、唐两朝,杨、李两家,虽自称是汉室豪族,然不论是习性还是血统,是更倾向于番邦外族的。杨坚继承的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基业,而李渊继承的又是杨坚的基业,所以说从北向南一统全国,说到底还是以武力屈服了诗书,以野蛮战胜了文明,可贵的是,在统一之后,杨、李两家的统治者都懂得吸收汉文化拉拢汉家豪族门阀势力,而那些来自番邦外族的生活习性和价值取向,也在大唐立国百年之后,渐渐被汉室彻底同化。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杨琦和袁清雪在李全家中并未逗留太长的时间,在大约下午三左右,便起身告辞。许是特意要给小夫妻俩腾出一些空间来,卢氏并未随着杨琦一起回府,说是明日要随着杨氏一起去寺庙还愿,继续在李家的西厢客房住上一天。
晚上,袁清雪的西厢客房中,杨琦正拿着取了一卷《太公兵法》在灯下细读,袁清雪则在一旁绣着一个荷包,一派琴瑟相谐,倒也真有些恩爱夫妻的样式,气氛很是温馨。
偏偏这温馨的气氛还是被某人一句话给破坏了:“雪儿,我的宝贝娘子,今日母亲和姑父姑妈都已认可了我们的事情,那我今晚就不走了吧。”
袁清雪脸儿一红,娇嗔道:“你这人,怎么老想着这些坏事?”
杨琦放下书,转过头揶揄道:“你家相公我说了什么坏事了?雪儿你且说来听听。若是说不出来,那可就得家法伺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