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没有质量问题才付。”阿P一听头又大了,再等一年,我头发都白了。阿P一想,他有个同学在局里当个小头头,干脆买礼品,去找他帮忙吧。
事情七转八拐的,总算有人出面说话了,面粉厂的人就看在有关部门领导的面子上,回复阿P:“要想提前结账也行,来拉面粉吧。”阿P和小兰一合计,这也行,总比等上一年要好,小兰说:“这面粉是吃的东西,肯定比布鞋好出手。你不是有个文友在织布厂管后勤吗,找他帮忙,把面粉卖给他们厂子的职工食堂,不就换出现钱来了?”这可真是个好主意,阿P当即给织布厂的文友打电话,文友满口答应:“不就是几千斤面粉吗,送来就是,我们厂子的食堂,一天用量百多斤呢,没问题。”阿P又厚着脸皮问他:“能不能立刻兑现钱呀?”文友说话就结巴了:“这可没有先例,必须用完以后才行。”小兰算了算时间,说:“不过个把月的时间就能吃完了,咱也不差这几天。”
一个月后,阿P让文友把面粉钱结了吧,文友说:“我刚刚催过厂长了,只是最近厂子效益不好,临时抽不出钱来,再等等吧。”于是,阿P又陷入了焦急的等待之中。
可是没有想到,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阿P正和小兰看电视新闻,突然接到文友打来的电话,文友着急地说:“厂子的状况不妙,出口的一批布出了质量问题,赔大了。”阿P吓了一跳:“会不会倒闭呀?”文友说:“说不准呢,你赶快来,看看有什么可以债的。”
阿P一听立时懵了:这都是些什么事呀,一年多了,这四百双鞋怎么卖来卖去换来的还是东西呀?小兰也埋怨阿P:“你这是得的什么奖,一分钱没见,反倒赔进去不少,还让人心里天天烦恼,真不如当初压根没这事呢。”阿P想想也真是,这哪是鞋呀,就是一个催命的。这织布厂要是破产了,咱们的鞋钱,也就是面粉钱,那可就打水漂了呀!
阿P和小兰急得一夜没合眼,第二天一早,立即租了一辆车来到织布厂。文友一看到阿P,他是一脸的歉意,直说对不起,立即悄悄地把阿P俩带到他们的仓库门口,指着一箱箱东西说:“趁法院还没查封,赶紧拉吧,货号很全的,随便挑,都是厂家进了我们的布不给钱来的货。”阿P忐忑不安地走进仓库一看,又好气又好笑,你猜怎么着,满仓库没别的,全是布鞋!
小兰傻傻地愣了半天,有气无力地问阿P:“咋办?”阿P一咬牙一跺脚,干脆地说:“拉!”
在回家的路上,小兰心事重重地问:“这事咋办呀?家里没处放,看着还闹心。”阿P突然胸有成竹地说:“咱们直接送到市中路33号,一次性处理,人家全收了。”小兰一听有些吃惊:“你是不是气疯了,脑子没烧坏吧?”阿P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说:“你放心,我已经打过电话,这次一定一了百了!”
车子来到市中路33号办公大楼前,车还没停稳呢,人家就立即热情地迎了出来,好多人一起动手帮忙卸货,嘴里还不停地对阿P说着感谢的话。清好件数后,一位干部模样的人对阿P说:“您尽管放心,我们保证按您的要求立即发过去,请您在登记表上签个名吧。”阿P接过那张登记表,看都没看就签上了小兰的名字。小兰已经弄明了事情的经过,她莞尔一笑,嗔怪道:“别光写我的名字呀,把你的也写上。”
阿P夫妻俩终于解脱了,无鞋一身轻嘛,阿P和小兰手挽着手,走在洒满阳光的回家路上。这时,阿P又接到一个短信:您年初参加“诚信杯”征文大赛的那篇文章获奖了。阿P赶紧发短信问:发现金吗?不一会,短信回复了,阿P看着短信,神情慢慢激动起来,他拿出一张名片,按上面的电话拨了过去,“红十字会吗?郝主任呀,我们还有东西要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