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身为正卿,你家现在最好的宝玉,都是从我身上扒下来的。而现在,这次出使后,你总算拥有了符合正卿身份的宝玉。瞧瞧这一车石头,你领地三年赋税了。今后你三年出使一趟,即使领地里毫无出产,也可以过奢华的贵族生活了!”
师修也不满的哼了一声,劝解说:“主上怎么能说这些书没有用呢?有的人以财宝为珍贵,有的人却以知识与要能作为珍宝,这次我们向鲁国大臣展示的就是我们对方能与知识的爱好?这才是大收获,有了鲁国君臣的美誉度。今后家臣们来鲁国开商铺,想不挣钱都难。这样的好结局,主上还苦恼什么?”
赵武有气无力的头:“我知道,那一千名战俘算是市场开拓费吧,我们给自己挣一个信用额度”可是,我现在后悔了。这笔市场开拓费未免太大了一,一千个战俘,我能建立六个垦荒囤,开出来百余平方里的荒地来,这百余里的农田,每年又会给我带来多少收广”
单虑听到赵武的话,马上好奇的询问:“我听说,晋国现在流传着,叫做《拓荒日志》。传言是韩起子记述“赵氏四十日拓荒,的过程,如今,列国都在传颂赵氏拓荒的高效,主上刚才提到这,“修老。可否跟给我详细解说一下。
今年初的时候。赵武正式确立了四大家臣的地位,这四大家臣在春秋时代被称为“老”这个词当时既有“年过七十”的意思,也有“重要人物”意思。用在家族职位上,这个词后来演变成“家老”也就是首席家臣的意思。其中齐策是诸家臣之首,称之为“大老”师修等人则可以称之为“修老”
师修好为人师。马上忘了继续劝谏赵武,转而向单虑讲解:“说起来,我赵氏有三年的拓荒经验,现在拓荒的手段已经规范化、流程化,主上这次着急回去,也是为了拓荒事宜”明年春,我们在甲氏的拓荒将要并屯一也就是把发展成熟的屯垦两两连接起来,建造成一座大的城市。”
师修马上又补充:“我赵氏的屯垦,两两相距二里路,这些屯垦逐步发展。等到人口数量足够了,屯子里各项设施都齐全了,相邻两个屯子的寨墙用石墙连接起来,就是一座城市了。
每四个)屯星恰好围成每端城墙长二里的中等城市,而后,其周围的小屯会并入城市管辖,那座新筑起的城市也会把围墙不断的加高加厚,最终成为一座大叭…”
师修诈细解释了一番,最后补充:“明年,我赵氏将新增三座中等城市,成为拥有五座雄城的大领主。”
单虑更加疑惑了:“照这么说,我赵氏岂不正缺人手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送出一千名战俘来,等鲁国人知道这个情况,不知道该怎样体会我们这份情意
这两人聊得火热,赵武低头看着车上堆满的竹简石头犯愁。春秋时的道路状况并不好,沉重的竹简石头压得兵车行走艰难,大大拖累了赵武的速度,赵武正琢磨,是否要抛下这些书籍宝玉轻装前进的时候。一桩突发事件使他终于下了决心。
一名武士领着一位气喘吁吁的赵氏私兵赶来报告,那私兵拱手汇报:“家主,我从甲氏赶来,路上跑了十七天,,在我动身前,甲氏有三个秋氏部落赶来投靠,武清汇报给齐策,但他也不敢决定,派我快马赶来鲁国,请主上给予指示。”
赵武大喜。他满口答应:“送上门来的好事岂能推辞,齐策糊涂了,这种事还请示什么?”
师修赶紧解释:“主上,收纳秋人,这是国君的权限。如今国君正在潞氏筑城拓荒,这些秋人不去潞氏投靠国君,反而穿越了潞氏与甲氏北部向我们投靠。主上若是随意答应了,恐怕国君会不高兴。”
赵武犹豫的问:“难道我要跟国君见面分一半?”
师修摇头:“这又不是贼赃,岂有见面分一半的道理,应该全部献给国君,而后听任国君处置。”
稍停,师修解释:“我赵氏与秋人向来亲善,昔日先君赵孟子出于秋氏(指赵盾是秋女生的,并在秋国成长到成年时代),故此,历代家主当政的时候,都有一些在本国活不下去的秋人部落来投靠赵氏。主上今年大肆清剿甲氏,秋胡退入赤秋后,想必把赵氏重新崛起的消息带入了秋氏,这些秋人因而赶来投靠。
按照惯例。赵氏接到秋人的投靠后,都会将这些秋人转而献给国君,国君从其中挑选部分勇士(有力者)充当武宫守卫,而后将剩下的秋人赐还给赵氏,,这次我们也应该这备做。”
赵武犹豫不定:“既然这是规矩,那就照规矩行事,只是国君会挑选多少人,,对了。秋人来了多少?”
报信的那名武士回答:“来的三个都是小部落,总共大约三百余户,有五百匹战马,牛羊没有计数,策老(齐策)推测,这是靠近潞氏边界的小部落,因为听到信息早,所以动身快,但恐怕随后会不断有秋氏部落过来投靠一这个冬天很冷啊。”
师修附和:“这个冬天是很冷,战争已经打了三年,我国的青壮都已经轮番上阵,田地荒芜。只能靠狩猎度日,我早已经听说,现在除了赵氏之外,其他的家族已经很难在山林中猎捕到野物了。这几年,连续两个冬天都下了很厚的雪,野兽们产崽困难,加上现在人们围捕过度,所以才会有这现象。
我晋国如此,相邻的成*人、秋人会更加难过。其中还好一。他们多少会一耕作技术。冬天有储备奶识二。而成*人完全以放牧为生,一旦冬天雪大了,冻死大多数牲畜,他们会更加难过。我估计,霍城北面应该已有成*人投靠了。齐策想必是预料到这种情况,才会紧急请主上回国。”
赵武一指满车的书籍,吩咐:“那就留下一百个人,把这些书籍都留下来,留单虑在后面慢慢走,我们轻装前进”可惜,我本打算顺路去卫国,享受一下孙林父的招待,可惜了。”
师修继续夸奖赵武:“主上轻车而来(鲁国),席子还没有坐暖呐,完成了外交使命就匆匆赶回,连顺路探访友人都没工夫,这种态度传回国内,国君一定很满意,况且我们这趟出使已经收获满车,主上还有什么抱怨的呢。
师修所说的“收获满车”不是说赵武拉了一车书籍回去,而是说赵武拉了满车的赞誉回国。在此后的路途上,师修还不断的赞扬赵武表现的很低调。丝毫没有得意洋洋的神态,浑不知,被打消了旅游企图的赵武此刻正郁闷的想要大声吼叫,,
轻骑前进的赵武绕过了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