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胡适文集 > 名教

名教

的家运不大好,所以他今年元旦起来,拜了天地,洗净手,拿起笔

来,写个红帖子,“戊辰发笔,添丁进财。”他今年一定时运大来了。

父母祖先的名字是要避讳的。古时候,父名晋,儿子不得应进士考试。现在宽

的多了,但避讳的风俗还存在一般社会里。皇帝的名字现在不避讳了。但孙中山死

后,“中山”尽管可用作学校地方或货品的名称,“孙文”便很少人用了;忠实同

志都应该称他为“先总理”。

南京有一个大学,为了改校名,闹了好几次大风潮,有一次竟把校名牌子抬了

送到大学院去。

北京下来之后,名教的信徒又大忙了。北京已改做“北平”了;今天又有人提

议改南京做“中京”了。还有人郑重提议“故宫博物院”应该改作“废宫博物院”。

将来这样大改革的事业正多呢。

前不多时,南京的《京报附刊》的画报上有一张照片,标题是“军事委员会政

治训练部宣传处艺术科写标语之忙碌”。

图上是五六个中山装的青年忙着写标语;桌上,椅背上,地板上,满铺着写好

了的标语,有大字,有小字,有长句,有短句。

这不过是“写”的一部分工作;还有拟标语的,有讨论审定标语的,还有贴标

语的。

五月初济南事件发生以后,我时时往来淞沪铁路上,每一次四十分钟的旅行所

见的标语总在一千张以上;出标语的机关至少总在七八十个以上。有写着“枪毙田

中义一”的,有写着“活埋田中义一”的,有写着“杀尽矮贼”而把“矮贼”两字

倒转来写,如报纸上寻人广告倒写的“人”字一样。

“人”字倒写,人就会回来了:“矮贼”倒写,矮贼也就算打倒了。

现在我们中国已成了口号标语的世界。有人说,这是从苏俄学来的法子。这是

很冤枉的。我前年在莫斯科住了三天,就没有看见墙上有一张标语。标语是道地的

国货,是“名教”国家的祖传法宝。

试问墙上贴一张“打倒帝国主义”,同墙上贴一张“对我生财”或“抬头见喜”,

有什么分别?是不是一个师父传授的衣钵?

试问墙上贴一张“活埋田中义一”同小孩子贴一张“雷打王阿毛”,有什么分

别?是不是一个师父传授的法宝?

试问“打倒唐生智”“打倒汪精卫”,同王阿毛贴的“阿发黄病打死”,有什

么分别?

王阿毛尽够做老师了,何须远学莫斯科呢?

自然,在党国领袖的心目中,口号标语是一种宣传的方法,政治的武器。但在

中小学生的心里,在第九十九师十五 连第三排的政治部人员的心里,口号标语便

不过是一种出气泄愤的法子罢了。如果“打倒帝国主义”是标语,那么,第十区的

第七小学为什么不可贴“杀尽矮贼”的标语呢?如果“打倒汪精卫”是正当的标语,

那么“活埋田中义一”为什么不是正当的标语呢?

如果多贴几张“打倒汪精卫”可以有效果,那么,你何以见得多贴几张“活埋

田中义一”不会使田中义一打个寒噤呢?

故从历史考据的眼光看来,口号标语正是“名教”的正传嫡派。因为在绝大多

数人的心里,墙上贴一张“国民政府是为全民谋幸福的政府”正等于门上写一条

“姜太公在此”,有灵则两者都应该有灵,无效则两者同为废纸而已。

我们试问,为什么豆腐店的张老板要在对门墙上贴一张“对我生财”?岂不是

因为他天天对着那张纸可以过一发财的瘾吗?为什么他元旦开门时嘴里要念“元

宝滚进来”?

岂不是因为他念这句话时心里感觉舒服吗?

要不然,只有另一个说法,只可说是盲从习俗,毫无意义。张老板的祖宗传下

来每年都贴一张“对我生财”,况且隔壁剃头店门口也贴了一张,所以他不能不照

办。

现在大多数喊口号,贴标语的,也不外这两种理由:一 是心理上的过瘾,一

是无意义的盲从。

少年人抱着一腔热沸的血,无处发泄,只好在墙上大书“打倒卖国贼”,或“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写完之后,那二尺见方的大字,那颜鲁公的书法,个个挺出

来,好生威武,他自己看着,血也不沸了,气也稍稍平了,心里觉得舒服的多,可

以坦然回去休息了。于是他的一腔义愤,不曾收敛回去,在他的行为上与人格上发

生有益的影响,却轻轻地发泄在墙头的标语上面了。

这样的发泄感情,比什么都容易,既痛快,又有面子,谁不爱做呢?一回生,

二回熟,便成了惯例了,于是“五一”“五三”“五四”“五七”“五九”“六三”

……都照样做去:放一天假,开个纪念会,贴无数标语,喊几句口号,就算做了纪

念了!

于是月月有纪念,周周做纪念周,墙上处处是标语,人人嘴上有的是口号。于

是老祖宗几千年相传的“名教”之道遂大行于今日,而中国遂成了一个“名教”的

国家。

我们试进一步,试问,为什么贴一张“雷打王阿毛”或“枪毙田中义一”可以

发泄我们的感情,可以出气泄愤呢?

这一问便问到“名教”的哲学上去了。这里面的奥妙无穷,我们现在只能指出

几个有趣味的要。

第一,我们的古代老祖宗深信“名”就是魂,我们至今不知不觉地还逃不了这

种古老迷信的影响。“名就是魂”的迷信是世界人类在幼稚时代同有的。埃及人的

第八魂就是“名魂”。我们中国古今都有此迷信。《封神演义》上有个张桂芳能够

“呼名落马”;他只叫一声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