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军将要抢峪口,一齐向前。豹子头林冲
飞马先到,正迎着贺拆。交马只两合,从肚皮上一枪搠着,把那贺拆搠于马下。
步军头领见马军先到赢了,一发都奔将入去。黑旋风李逵手轮双斧,一迷里砍杀
辽兵。背后便是混世魔王樊瑞,丧门神鲍旭,引着牌手项充、李兖,并众多蛮牌,
直杀入辽兵队里。李逵正迎着贺云。抢到马下,一斧砍断马脚,当时倒了。贺云
落马,李逵双斧如飞,连人带马,只顾乱剁。辽兵正拥将来,却被樊瑞、鲍旭两
下众牌手撞住。贺统军见折了两个兄弟,便口中念念有词,作起妖法,不知道些
什么。只见狂风大起,就地生云,黑暗暗罩住山头,昏惨惨迷合峪口。正作用间,
宋军中转过公孙胜来,在马上掣出宝剑在手,口中念不过数句,大喝一声道:
“疾!”只见四面狂风扫退浮云,现出明朗朗一轮红日。马步三军众将,向前舍
死并杀辽兵。贺统军见作法不行,敌军冲突的紧,自舞刀拍马杀过阵来。只见两
军一齐混战。宋兵杀的辽兵东西乱窜。
马军追赶辽兵,步军便去扒开峪口。原来被这辽兵重重叠叠,将大块青石填
塞住这条出路。步军扒开峪口,杀进青石峪内。卢俊义见了宋江军马,皆称惭愧。
宋江传令:“教且休赶辽兵,收军回独鹿山,将息被困人马。”卢俊义见了宋江,
放声大哭道:“若不得仁兄垂救,几丧兄弟性命!”宋江、卢俊义同吴用、公孙
胜并马回寨,将息三军,解甲暂歇。次日,军师吴学究说道:“可乘此机会,就
好取幽州。若得了幽州,辽国之亡,唾手可待。”宋江便叫卢俊义等一十三人军
马,且回蓟州权歇。宋江自领大小诸将军卒人等,离了独鹿山,前来攻打幽州。
贺统军正退回在城中,为折了两个兄弟,心中好生纳闷。又听得探马报道:
“宋江军马来打幽州。”番军越慌。众辽兵上城观望,见东北下一簇红旗,西北
下一族青旗,两彪军马奔幽州来。即报与贺统军。贺统军听的大惊。亲自上城来
看时,认的是辽国来的旗号。心中大喜。来的红旗军马,尽写银字。这支军乃是
大辽国驸马太真胥庆,只有五千余人。这一支青旗军马,旗上都是金字,尽插雉
尾,乃是李金吾大将。原来那个番官,正受黄门侍郎,左执金吾上将军,姓李名
集,呼为李金吾,乃李陵之后,荫袭金吾之爵。见在雄州屯紥,部下有一万来军
马。侵犯大宋边界,正是此辈。听的辽主折了城子,因此调兵前来助战。贺统军
见了,使人去报两路军马:“且休入城,教去山背后埋伏暂歇。待我军马出城,
一面等宋江兵来,左右掩杀。”贺统军传报已了,遂引军兵出幽州迎敌。
宋江诸将已近幽州。吴用便道:“若是他闭门不出,便无准备。若是他引兵
出城迎敌,必有埋伏。我军可先分兵两路,作三路而进。一路直往幽州进发,迎
敌来军。两路如羽翼相似,左右护持。若有埋伏军起,便教这两路军去迎敌。”
正是:水来土掩,兵至将迎。有诗为证:
堂堂金鼓振天台,知是援兵特地来。
莫向阵前乾打哄,血流漂杵更堪哀。
宋江便拨调关胜,带宣赞、郝思文,领兵在左。再调呼延灼,带单廷珪、魏
定国,领兵在右。各领一万余人,从山后小路,慢慢而行。宋江等引大军前来,
迳往幽州进发。
却说贺统军引兵前来,正迎着宋江军马。两军相对,林冲出马与贺统军交战。
斗不到五合,贺统军回马便走。宋江军马追赶。贺统军分兵两路。不入幽州,绕
城而走。吴用在马上便叫:“休赶!”说犹未了,左边撞出太真驸马来。已有关
胜,却好迎住。右边撞出李金吾来,又有呼延灼,却好迎住。正来三路军马遇住
大战,杀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贺统军情知辽兵不胜,欲回幽州时,撞过二将接住便杀。乃是花荣、秦明,
死战定贺统军。欲退回西门城边,又撞见双枪将董平,又杀了一阵。转过南门,
撞见朱仝,接着又杀一阵。贺统军不敢入城,撞条大路,望北而走。不堤防前面
撞着镇三山黄信,舞起大刀,直取贺统军。贺统军心慌,措手不及,被黄信一刀
正砍在马头上。贺统军弃马而走。不想胁窝里撞出杨雄、石秀两个步军头领齐上,
把贺统军拈翻在肚皮下。宋万挺枪,又赶将来。众人只怕争功坏了义气,就把贺
统军乱枪戳死。那队辽兵已自先散,各自逃生。太真驸马见统军队里倒了帅字旗,
军校漫散,情知不济,便引了这彪红旗军,从山背后走了。李金吾正战之间,不
见了这红旗军,料道不济事,引也了这彪青旗军望山后退去。
宋江见这三路军兵,尽皆退了。大驱宋军人马,奔来夺取幽州。不动声色,
一鼓而收。来到幽州城内,紥驻三军。便出榜安抚百姓。随即差人急往檀州报捷,
请赵枢密移兵蓟州守把。就取这支水军头领并船只,前来幽州听调。却教副先锋
卢俊义,分守霸州。又得了四个大郡。赵安抚见了来文大喜。一面申奏朝廷,一
面行移蓟、霸二州。说此大辽国渐渐危矣。便差水军头领,收拾进发。堪叹北方
大郡,一时收复归宋。有诗为证:
胡雏卤莽亦机谋,三路军兵布列稠。堪羡宋江能用武,等闲谈笑取幽州。
且说大辽国主升登宝殿,会集文武番官,左丞相幽西孛瑾,右丞相太师褚坚,
统军大将等众,当廷商议。“即日宋江侵夺边界,占了俺四座大郡,如今又犯幽
州,早晚必来侵犯皇城,燕京难保!贺统军弟兄三个已亡,幽州又失。汝等文武
群臣,当国家多事之秋,如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