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段匹。见在济州城内。义士可以准备迎接诏旨。”宋江大喜,以手加额道:
“实江等再生之幸!”当时留请张太守茶饭。张叔夜道:“非是下官拒意,惟恐
太尉见怪回迟。”宋江道:“略奉一杯,非敢为礼。”托出一盘金银相送。张太
守见了,便道:“叔夜更不敢受!”宋江道:“些少微物,何故推却?未足以为
报谢,聊表寸心。若事毕之后,则当重酬。”张叔夜道:“深感义士厚意。明留
于大寨,却来请领,未为晚矣。”太守可谓廉以律己者也。有诗为证:
风流太守来传信,便把黄金作饯行。
捧献再三终不受,一帘水月更分明。
宋江便差大小军师吴用、朱武,并萧让、乐和四个,跟随张太守下山,直往
济州来,参见宿太尉。约至后日,众多大小头目,离寨三十里外,伏道相迎。当
时吴用等跟随太守张叔夜,连夜下山,直到济州。次日,来馆驿中参见宿太尉。
拜罢,跪在面前。宿太尉教平身起来,俱各命坐。四个谦让,那里敢坐。太尉问
其姓氏。吴用答道:“小生吴用,在下朱武、萧让、乐和,奉兄长宋公明命,特
来迎接恩想。兄长与弟兄,后日离寨三十里外,伏道相迎。”宿太尉大喜,便道:
“加亮先生,间别久矣!自从华州一别之后,已经数载。谁想今日得与重会!下
官知汝弟兄之心,素怀忠义。只被奸臣闭塞,谗佞专权,使汝众人下情不能上达。
目今天子悉已知之。特命下官赍到天子御笔亲书丹诏,金银牌面,红绿锦段,御
酒表里,故来招安。汝等勿疑,尽心受领。”吴用等再拜称谢道:“山野狂夫,
有劳恩想降临,感蒙天恩,皆出乎太尉之赐也。众弟兄刻骨铭心,难以补报。”
张叔夜一面设宴管待。
到第三日清晨,济州装起香车三座,将御酒另一处龙凤盒内抬着。金银牌面、
红绿锦段,另一处扛抬。御书丹诏,龙亭内安放。宿太尉上了马,靠龙亭东行。
太守张叔夜,骑马在后相陪。吴用等四人,乘马跟着。大小人伴,一齐簇拥。前
面马上打着御赐销金黄旗,金鼓旗幡,队伍开路。出了济州,迤里前行。未及十
里,早迎着山棚。宿太尉在马上看了,见上面结彩悬花,下面笙箫鼓乐,迫道迎
接。再行不过数十里,又是结彩山棚。前面望见香烟拂道,宋江、卢俊义跑在面
前,背后众头领齐齐都跑在地下,迎接恩诏。宿太尉道:“都教上马。”一同迎
至水边。那梁山泊千百只战船,一齐渡将过去,直至金沙滩上岸。三关之上,三
关之下,鼓乐喧天。军士导从,仪卫不断,异香缭绕。直至忠义堂前下马。香车
龙亭,抬放忠义堂上。中间设着三个儿案,都用黄罗龙凤桌围围着。正中设万岁
龙牌,将御书丹诏放在中间,金银牌面放在左边,红绿锦段放在右边,御酒表里
亦放于前。金炉内焚着好香。宋江、卢俊义邀请宿太尉、张太守上堂设坐。左边
立着萧让、乐和,右边立着裴宣、燕青。卢俊义等都跑在堂前。裴宣喝拜。拜罢,
萧让开读诏文:
“制曰:朕自即位以来,用仁义以治天下,行礼乐以变海内,公赏罚以定干
戈。求贤之心未尝少怠,爱民之心未尝少洽。博施济众,欲与天地均同;体道行
仁,咸使黎民蒙庇。遐迩赤子,感知朕心。切念宋江、卢俊义等,素怀忠义,不
施暴虐。归顺之心已久,报效之志凛然。虽犯罪恶,各有所由。察其情恳,深可
悯怜。朕今特差殿前太尉宿元景,赍捧诏书,亲到梁山水泊,将宋江等大小人员
所犯罪恶尽行赦免。给降金牌三十六面,红锦三十六匹,赐与宋江等上头领,银
牌七十二面,绿锦七十二匹,赐与宋江部下头目。赦书到日,莫负朕心,早早归
降,必当重用。故兹诏敕,想宜悉知。
宣和四年春二月日诏示。”
萧让读罢丹诏,宋江等山呼万岁。再拜谢恩已毕,宿太尉取过金银牌面,红
绿锦段,令裴宣依次照名,给散已罢,叫开御酒,取过银酒海。都倾在里面。随
即取过镟杓舀酒,就堂前温热,倾在银壶内。宿太尉执着金钟,斟过一杯酒来,
对众头领道:“宿元景虽奉君命,特赍御酒到此,命赐众头领。诚恐义士见疑。
元景先饮此杯,与众义士看,勿得疑虑。”众头领称谢不已。宿太尉饮毕,再斟
酒来,先劝宋江。宋江举杯跪饮。然后卢俊义、吴用、公孙胜陆续饮酒。遍劝一
百单八名头领,俱饮一杯。
宋江传令,教收起御酒,却请太尉居中而坐。众头领拜覆起居。宋江进前称
谢道:“宋江昨者西岳得识台颜,多感太尉恩厚,于天子左右力奏,救拔宋江等
再见天日之光。铭心刻骨,不敢有忘。”宿太尉道:“元景虽知义士等忠义凛然,
替天行道。奈缘不知就里委曲之事,因此天子左右,未敢题奏,以致担误了许多
时。前者收得闻参谋书,又蒙厚礼,方知有此衷情。其日,天子在披香殿上,官
家与元景闲论,问起义士,以此元景奏知此事。不期天子已知备细,与某所奏相
同。次日,天子驾坐文德殿,就百官之前,痛责童枢密,深怪高太尉累次无功,
亲命取过文房四宝,天子御笔亲书丹诏,特差宿某亲到大寨,启请众头领。烦望
义士早早收拾朝京,休负圣天子宣召抚安之意。”众皆大喜,拜手称谢。宋江邀
请闻参谋相见。宿太尉欣然交集,满堂欢喜。当请宿太尉居中上坐,张太守闻参
谋对席相陪。堂上堂下,皆列位次,大设筵宴,轮番把盏。厅前大吹大擂。虽无
炮龙烹凤,端的是肉山酒海。当日尽皆大醉,各扶归幕次里安歇。次日,又排筵